+ 西班牙独家代理
+ 集食品酒类多元化进出口贸易
+ 原装进口红酒、进口橄榄油、果醋及西班牙火腿
来源:东莞市康百乐贸易有限公司更新时间:2012-09-23阅读:3756次
1、利用政策的漏洞,将品质好的橄榄油送检,拿到一份合格的“体检”报告,而实际销售质次,假冒的产品。
2、在橄榄油中勾兑或大量勾兑传统油脂,而标称“纯橄榄油”,或“特级原生(特级初榨)进口橄榄油”,或别的自定义级别,在质检报告上只做酸度和过氧化值测定,而不做脂肪酸组成和紫外线吸光度。
3、直接利用“果渣油”冒充“特级原生(特级初榨)橄榄油”,隐瞒质检报告的紫外线吸光度。
4、将即将到期的进口橄榄油标签撕掉,换成标有新的生产日期的标签,继续投放市场。
5、国外TIN装通常是在TIN上喷刷产品的标签图案和各种信息,而造假者要求只进口贴上活动标签的裸TIN,进口后撕毁活动标签,用其它内容不相符的标签替换。
6、虚假宣传产品的原产地。 -进口橄榄油
7、将到期的,或即将到期的产品做化妆品配料或其它产品的配料,变一种形式继续投放市场。
8、中文标签不标注进口橄榄油的有效成分,比如:单不饱和脂肪酸、多不饱和脂肪酸,这样不法商贩有机可乘;有的橄榄油品牌标注模糊,比如: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2-75g/100g,让消费者一头雾水。一般好的质量的特级初榨橄榄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5-80g。